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从珠海启航,从珠前往南海海域开展海试和科学应用试验。海启航号

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航期25天,首次深海将开展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首次深海试验,两套实现科考船对深海科研目标的无人精确定位观察和样品获取。

“海琴”号深海ROV加装于“中山大学”号科考实习船船体。同船这套ROV针对深海探测场景研制,中山大学具备自动定向、从珠悬停定位、海启航号自动巡线等智能作业能力,开展搭载高清摄像机、国内多功能机械手、高分辨率侧扫声纳、探测传感器,补足此前“中山大学”号定位、获取水下科研目标精度不高的短板,为立体化开展深海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本航次领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工程师崔运璐介绍,此次进行的“海琴”号全系统深海试验,将验证各项技术指标及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海上现场还会开展ROV专业操作团队培训,为设备后续常态化应用奠定基础。
6000米深基本覆盖了全球85%的海洋,装配“海琴”号,使“中山大学”号跨入我国少数拥有6000米级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可近海底长期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新物种发现、基因获取等深海科考工作,将进一步提高中大在深海调查领域的立体化科学观测能力和影响力,助力深海科学研究取得更大进展。
据悉,本航次也执行“海斗一号”深海科学应用任务,开展多学科的海底采样。该任务是由中山大学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海斗一号”是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ARV),最大工作深度达11000米,可实现自主、遥控及混合模式操作,水下连续作业时间可达12小时,具备海底地形探测、参数测量与取样能力。

本航次将开展“海琴”号、“海斗一号”两套深海无人作业系统的同船作业,是国内首次两套不同深度、不同功能的深海无人装备同船作业,将为“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构建多样化深海任务安全作业流程提供重要实践依据。
据介绍,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本航次任务。
“航次将围绕南海北部陆架坡折断裂带、海底麻坑形成机制、中沙海台上升流与生物群落演替、人工鲸落等开展科学应用研究,利用‘海琴’号和‘海斗一号’获取南海多个工区的海底样品、高清图像及海洋环境数据,助力提升我国深海装备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深海地质、生态与气象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苏明说。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自投入使用以来持续深耕深海探测领域。据悉,截至2025年7月,该船已执行23个科考航次(段),累计出海488天,航行约56982海里,超过1700人参与航次任务,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与装备试验提供了坚实支撑。
广州福彩举办“福彩与您益路同行”公益活动
华农首席科学家罗利军:节水抗旱稻让农民种田有动力
黔西南高新区消防三项举措 筑牢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防线
黔西南州2025年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军人才拟推荐人员名单公示
梅州市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举行换届大会,罗钦祥当选会长
“丰”景如画!寨岗镇东升村早稻飘香收割忙
西牛麻竹笋如何“种草”小红书掌握流量密码?这场尝鲜盛会给出答案
黔西南:生态文明绘就发展新图景
中秋临近,“全梅州人”都在卖柚子!销售物流、线上线下多端发力→
首部 “高桂虾” 微短剧在高要开机!延续特色IP讲好肇庆乡村振兴故事
“外乡人”变“代言人”:95后选调生小胡驻村记
聚焦“川渝滇”旅游市场精准宣传 引入团队8.6万人(次)到我州“慢游细品”
连州菜心 鲜甜大湾区
梁伟钊:短视频里的“柑”甜事业,香港青年的乡土答卷
黔西南州博物馆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