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旱坡地果林间套种节水抗旱稻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举行。稻试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章家恩教授团队展示的验亩节水抗旱稻间套作生态种植新技术,让这片 50 亩、产破曾长期杂草丛生的华农旱地赤红壤旱坡地种出了节水抗旱稻,现场实测亩产达 356.1 公斤。开展抗旱

华南旱坡地果林间套种节水抗旱稻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会。受访者供图
“旱坡之上、稻试果林之中,验亩种稻得稻,让人意想不到。”章家恩教授介绍,增城教学科研基地内的该地块属于典型的华南赤红壤旱坡地,此前主要用于种植果树、林木及部分经济作物。该区域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地表杂草与荆棘丛生,利用效率较低。
为有效利用此类边际土地,团队今年首次在旱坡地果林间尝试套种节水抗旱稻。试验采用无覆膜旱直播方式,前期施用有机基肥,整个生长期内未进行人工灌溉,仅依靠自然降雨补给。此次测产结果令人鼓舞,再次验证了节水抗旱稻在赤红壤旱坡地等边际土地上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

旱坡地种植节水抗旱稻的前后对比。受访者供图
由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院长罗利军带队的专家组对章家恩团队开展的节水抗旱稻生态栽培探索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旱坡地果林间套种节水抗旱稻试验已取得初步成效。罗利军教授建议:“晚季可考虑开展节水抗旱稻再生栽培试验,并探索选用抗除草剂节水抗旱稻品种、合理密植、适当配套喷灌或滴灌设施等多项增产增效技术。”
基于本次试验的良好开端,罗利军教授与章家恩教授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团队将共同开展“节水抗旱稻多样性、多元化、轻简化、集约化绿色生态栽培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模式”等方向的协同攻关研究,为区域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实践范例。

罗利军教授在田间查看节水抗旱稻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本次旱坡地果林间套种节水抗旱稻的成功实践,为有效盘活华南地区边际土地资源、拓展水稻种植面积、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易推广的新路径。章家恩教授表示,团队将持续深化节水抗旱稻多样性绿色低碳栽培关键技术与模式研究,致力于推广“省地、省水、省肥、省工、节能、减排、增收、增效”的实用技术,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陈诺
通讯员:刘世洁 孙道琳 周俏娟
广东好物在202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实力圈粉
台风、海浪、风暴潮三预警齐发!湛江防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广东水利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启动
“90后”广州女孩的乒乓“育才”路:卖掉城中一套房,教会山里十个娃
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城市规划专家咨询会召开:开门问策助力梅州城市高质量发展
湛江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生效!防风Ⅳ级应急响应启动
医我看丨处暑宜赶“秋老虎”, 这两个穴位可通鼻补肺、滋阴润燥
“绿美珠海·青春行动”第二期自然研学营收官
第九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一门双烈 “华支”精神刻进骨血——后人讲述晋江华侨家族异乡抗战故事
跨越300公里揽才 汕头学子在“家门口”获深企offer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提醒:谨防以使领馆名义实施的网络诈骗
梅州启动防风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粤籍影人抗战史:银幕内外的“民族精神史诗”
“广东省超”开波!霍震霆苏炳添范志毅现身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