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热是外出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它主要通过鸟类,游玩野生鹦鹉比如鹦鹉、鸟禽鸽子、保持鸡鸭等传播给人类,距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当心其名源于最初在赏玩鹦鹉人群中发现病例。热偷暑期出游,外出泉州疾控提醒注意预防鹦鹉热,游玩野生鹦鹉与野生鸟禽类保持一定距离,鸟禽爱鸟人士也请注意,保持你的距离“朋友”可能让你患病。
一般人与人不会传播
发病后出现高热头痛
疾控专家介绍,当心该病原体最早从鹦鹉体内被发现,热偷故名鹦鹉热,外出主要在鸟类及家禽中传播,也称鸟疫,也可由染病动物传染给人。
鹦鹉热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和家禽,比如鹦鹉、鸽子、鸡、鸭等。人类感染鹦鹉热主要通过空气、气溶胶和密切接触传播,可能是吸入了带有病原体的空气或气溶胶,也可能是接触了被污染的禽鸟排泄物,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或者消化道进入人体。
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人感染鹦鹉热后,并不会立刻出现症状,潜伏期短则3天,长则45天,一般是5到14天。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类似流感的表现,通常为39℃以上高热、头痛、干咳、乏力、呼吸困难、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重症,病程延长甚至死亡。
不近距离接触野生鸟禽
被抓咬挠伤及时消毒
疾控专家提醒,要预防鹦鹉热,市民在外游玩时,尽量不近距离接触野生鸟禽类,与其保持一定距离。购买正规渠道、检疫健康的禽鸟,切勿购买来历不明或可疑发病的家禽和宠物鸟。
饲养鸟类宠物的人员要注意保持饲养笼器的干燥清洁,定时消毒。在接触饲养的禽类时,要注意卫生。在处理其排泄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戴口罩、戴手套,处理后及时洗手。若被抓咬挠伤,须及时消毒、清洁伤口,必要时前往医院就诊。
宠物如有可疑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宠物医生帮助。若自身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且有鸟禽暴露史,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
(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新马航线升级
美银最新报告:全球股市波动率上升,揭示潜在机会与风险
新突破!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25年度票房破350亿!广东票房超40亿稳居全国第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今日全面发展 明日国家栋梁
刚刚,台湾以东海域发生5.4级地震
斗门、金湾暴雨红色预警!香洲、高新、经开暴雨橙色预警!雨势持续加强
警惕!这些常规应用,被境外间谍盯上了→
“梅品惠”2025秋季促消费活动暨梅州万达广场首届消费季启动
港股收盘(08.07) | 恒指上涨0.69% 脑机接口概念股尾盘大涨 苹果概念股活跃
北水动态|北水成交净买入6.61亿 加码芯片股及创新药 機會揀炒小米(01810)超17亿港元
新突破!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米娜”已减弱为热带低压!今天梅州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不让行人?罚200元记3分!集中整治“不礼让斑马线”行为 珠海交警将严查5个月!
同比增长3.5%!前7个月我国外贸保持向上向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