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3日,人文“百万英才汇南粤”硕博珠海行(第三期)活动在珠海举办。底蕴30余名海内外知名高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为帆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等前沿方向的引湾博士、硕士研究生齐聚珠海,区英进行产业探访、才逐人才对接及就业交流。人文(8月24日《珠海特区报》01版)
“百万英才汇南粤”硕博珠海行活动让30余位海内外高材生深度体验珠海的底蕴城市脉动。从格力电器智能制造车间到唐家湾青石板路,为帆从生物医药实验室到日月贝璀璨夜景,引湾这场精心设计的区英“城市推介”折射出珠海引才战略的深层逻辑。在产业硬实力之外,才逐更要彰显人文软实力。人文
人文底蕴是底蕴超越地理坐标的精神地标。漫步唐家古镇,为帆岭南建筑与海洋文明交织的肌理中,容闳、唐绍仪等先贤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辨。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恰是珠海区别于其他湾区城市的独特基因。正如参访博士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学子麦伟浩的感叹,珠海既有现代产业的创新锐气,又保持着“让心灵慢下来”的人文温度。建议深挖“中国近代留学文化发源地”等文化IP,将淇澳岛抗英遗址、会同古村等历史场景转化为青年文化创意空间,让历史文脉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精神滋养。
城市魅力体现在多维度的人文社区。珠海大剧院光影流转间,湾区青年交响乐团正在演绎中西合璧的乐章;金嘉创意谷里,港澳青年创客在百年骑楼下碰撞思维火花。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场景,正是城市魅力的生动注脚。建议借鉴巴塞罗那“超级街区”理念,在香洲埠、北山村等区域打造“15分钟人文生活圈”,将人才公寓、创客空间、艺术场馆有机串联,让青年在转角遇见诗意,在社区感知温度。可设立“青年城市体验官”制度,邀请新落户人才参与公共空间设计,使城市建设与青年需求同频共振。
珠海最新推出的人才政策包,在住房补贴、科研资助等“标准配置”外,特别增设了文化融入支持项目,这种制度创新值得点赞。建议进一步将人文要素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为从事非遗活化、乡村美育等领域的青年开辟专项通道;设立“湾区文化创新基金”,支持跨学科团队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项目。可考虑借鉴柏林“文化通行证”模式,向新引进人才发放包含博物馆会员、剧院季票等权益的文化礼包,让政策温度看得见、摸得着。
在香洲创港中心,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新锐与生物医药翘楚比邻而居;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实验室的灯光与情侣路的月色交相辉映。这种产、学、研、城的深度融合,正在孕育独特的人才生态。建议构建“人文+科技”双导师制,为科技人才配备文化顾问,在横琴设立“跨境文化创客走廊”,定期举办粤港澳青年艺术节、科技人文沙龙,让不同领域人才在跨界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
站在港珠澳大桥眺望,珠海正以人文为墨,在湾区画卷上书写新的篇章。当更多青年才俊不仅为机遇而来,更为情怀驻足;不仅追逐事业高度,更珍视生活温度,这座城市的吸引力才能真正穿越经济周期,成就“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盛景。
从“大”到“优”,看广东冬瓜种业如何“育见”未来
广东食材风靡中国乡宴
滚动丨刚刚,台风“米娜”登陆汕尾,预计未来六小时内梅州有大雨局部暴雨
固废变资源,生态焕新绿:云浮“无废城市”建设见实效
“薯”光耀南粤!广东甘薯有种有力量
2025年粤港澳青年足球交流赛在梅收官,广东龙门队夺冠!
厦门见!广东展团携近百种精选农产品来啦
广州福彩举办“福彩与您益路同行”公益活动
中山农业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为水产养殖注入绿色动能
2025中国时尚面料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晋企9款面料上榜
全民国防教育有奖知识竞答明天启动!快来参与吧~
梅州1集体2个人上榜!2022
“腐蚀控制大有可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走进嘉应学院
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陈绵润走进兴宁锦绣学校
今年第17号台风将于18日生成!18日夜间至20日梅州南部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